北斗定位系统的“三步走”战略
北斗定位系统的发展中也蕴含了很多奥秘,包括北斗系统发展战略、系统架构、星座配置、工作原理、信号体制、服务规划、未来愿景等等诸多方面。具体是什么呢?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了解北斗定位系统的奥秘。
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施“三步走”战略。
▲北斗系统“三步走”战略
第一步:北斗一号,解决有无
1994年,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建设;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(GEO)卫星,建成系统并投入使用,采用有源定位体制,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、授时、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;2003年,发射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,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。
北斗一号,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从无到有,使中国成为继美、俄之后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。北斗一号是探索性的第一步,初步满足中国及周边区域的定位导航授时需求。北斗一号巧妙设计了双向短报文通信功能,这种通导一体化的设计,是北斗的独创。
第二步:北斗二号,区域无源
2004年,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建设;2012年,完成14颗卫星、即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、5颗倾斜地球轨道卫星(IGSO)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(MEO)的发射组网。北斗二号在兼容北斗一号技术体制基础上,增加无源定位体制,为亚太地区提供定位、测速、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。
北斗二号创新性构建了的5GEO+5IGSO+4MEO的中高轨混合星座架构,为全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提出了新的中国方案。
第三步:北斗三号,全球服务
2009年,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;2020年,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。北斗三号系统是由3GEO+3IGSO+24MEO构成的混合导航星座,系统继承有源服务和无源服务两种技术体制,为全球用户提供基本导航(定位、测速、授时)、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服务,同时可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区域短报文通信、星基增强和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。
北斗“三步走”发展战略,是在结合我国国情和不同阶段技术经济发展实际提出的发展路线,北斗系统的成功实践,走出了在区域快速形成服务能力、不断扩展为全球服务,具有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发展道路,丰富了世界卫星导航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。